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波[1] 沈梅[1] 叶文鑫[1] 舒彦[1] 梁臻[1] 张心男[1]
机构地区:[1]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杭州310012
出 处:《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第3期597-600,共4页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基 金:浙江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课题(2011KYA027)
摘 要: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女性糖尿病膀胱(DCP)的临床疗效,为DCP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DC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行为疗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片,1片(50mg)/次,3次/日,疗程均为8周。8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残余尿和首次排尿感时膀胱内尿量的减少量和最大尿流率(Qmax)的增加值。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残余尿减少≥100mL者分别为11例(32.35%)和6例(17.65%);残余尿减少50~99mL者分别为17例(50.00%)和10例(29.41%);残余尿减少<50 mL者分别为6例(17.65%)和18例(52.94%);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47.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首次排尿感时膀胱内尿量减少≥100mL者分别为12例(35.29%)和5例(14.71%);首次排尿感时膀胱内尿量减少50~99mL者分别为15例(44.12%)和11例(32.35%);首次排尿感时膀胱内尿量减少<50mL者分别为7例(20.59%)和18例(52.94%);总有效率分别为79.41%和47.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Qmax增加值≥3mL.s-1者分别为9例(26.47%)和5例(14.71%);Qmax增加值1~2mL.s-1者分别为16例(47.06%)和12例(35.29%);Qmax增加值<1 mL.s-1者分别为9例(26.47%)和17例(50.00%);二者分别为73.53%和5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药物反应。结论:依帕司他联合行为疗法能明显改善女性DCP患者的排尿功能,对女性DCP有良好的疗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