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文正棹[1]
机构地区:[1]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出 处:《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9-20,共2页Journal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基 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13)
摘 要: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或社会思潮的出现都有促使其形成和传播的历史环境,都有孕育其茁壮成长的社会土壤。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能够被中国人民所接受,不仅仅在于她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前卫的思想体系,更是因为她适合中国当时的现状,也是被无数实践所证明了的真正的救国之基。那么,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最终成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本呢?这就要从它自身属性说起。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