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辰州[1] 赵刚[1] 赵永恒[1] 施建荣[1]
出 处:《中国科学(A辑)》2000年第10期953-959,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197253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利用依巴谷星表提供的高精度自行、三角视差 ,在Allen和Santillan 1 991年提出的银河系质量分布模型的基础上 ,得出了 1 30 2颗恒星在银河系势场中的运行轨道 ,并对其中的 1 2 95个样本进行了丰度分析 .通过把这些恒星的Fe丰度与其轨道参数做相关分析 ,得出在银心距 8.5kpc <DGmax<1 7kpc的范围内 ,Fe丰度梯度为(- 0 .0 5 7± 0 .0 0 7)dex kpc ,且沿银盘法向梯度明显大于沿径向的梯度 .在此基础上 ,对其中的巨星 ,矮星F ,G ,K型星又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把样本分为盘星、晕星两类对其丰度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Fe元素丰度梯度从巨星到矮星、从F型星到K型星有逐渐减缓的趋势 ;盘星丰度明显高于晕星丰度 .研究进一步证实银河系铁丰度梯度确实存在 ,支持了在银河系早期晕族恒星先于盘族恒星形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