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城郊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研究——以长沙市望城区光明村为例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伯华[1] 窦银娣[1] 刘沛林[1] 

机构地区:[1]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湖南衡阳421008

出  处:《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年第3期6-9,共4页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163);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0YJCZH067);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YBA035);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摘  要: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资料,以湖南省新农村示范点———光明村为例,探索转型期城郊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特征、模式和优化路径。从地域空间、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的视角剖析了城郊型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特征,总结了光明村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模式,即强调功能对接,培育多元化产业;注重规划设计,营造田园式村庄;创新用地模式,实施市场化运作;建设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化农庄。从4个方面提出了优化路径,即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村民参与决议、扩大村庄示范效应和注重村民环境教育。

关 键 词:转型期 城郊型 乡村人居环境 模式 

分 类 号:TU982.29[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