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光[1]
机构地区:[1]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年第11期133-134,共2页
摘 要:一、八大山人的生平及山水画创作背景 1.八大山人山水画的源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四僧”之一。后人通常叫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过世。他一生都忠于明朝,以明朝的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在他十九岁的时候,明朝灭亡,八大在这种国破家亡的深痛中,从皇室的富庶顿时跌落低谷,遁入了空门,在二十三岁时出家为僧心灵上经历着巨变,他由儒进入佛,又由佛而转道,身为一个朝代的遗民很难一入空门就会什么都忘却,一披袈裟便四大皆空。五十三岁时,朱耷回到了出家时的故地南昌,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年入花甲后,选择了还俗,定居在草堂,一心研究自己的书画艺术创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的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怀,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的景色,剩山残水,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由此可见八大山人寄情于画,以书画来表达对往日山河的眷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