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旭红[1]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

出  处:《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93-96,共4页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ZX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10025);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编号2013SJD710004);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引进项目(项目编号:11JDG174)阶段成果之一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史学纳入革命和救亡的轨道,史学经世致用的功能进一步凸显,并建立了评估和审视中国历史的新标准,使之与救亡和革命的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思想:其一,将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实践化;其二,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本土化;其三,采取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通俗化语言,达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实践化、本土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一个渐进过程。

关 键 词:抗战时期 马克思主义学者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化 

分 类 号:K09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