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晓莉[1] 何钟佩[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化控研究中心,北京100094

出  处:《中国棉花》2000年第6期9-10,共2页China Cott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9870 482 )资助项目

摘  要:在稀植条件下 ( 4 .8万株· hm-2 ) ,与轮回亲本中棉所 1 6相比 ,转 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30的内围铃和下位铃比例较高 ,单株和单位面积的结铃数变化不大 ,但由于中棉所 30的果节数减少 ,其单株成铃率增加。中棉所 30下位铃的铃重略高于中棉所 1 6,但上位铃和外围铃的铃重下降 ,全株平均铃重显著低于中棉所 1 6。因此 ,中棉所 30的子棉产量显著降低 ,而由于该品种的衣分大幅度提高 ,其皮棉产量与中棉所 1 6持平。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促源保库”是进一步提高 Bt棉中棉所

关 键 词:中棉所30 产量 果节数 铃重 成铃空间分布 棉花 

分 类 号:S562.0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