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6期192-195,共4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203085);"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领域项目(编号:2012BAD25B0204)
摘 要:采用体内药代动力学和体外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应用Excel 2007、药动学3P97和Kinetica 4.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鲫鱼血清中甲砜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的活性进行研究,为甲砜霉素在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败血症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30 mg/kg的剂量对鲫鱼进行单剂量口灌甲砜霉素后,药物在鲫鱼体内吸收迅速,达峰快,消除缓慢;血药达峰时间(Tpeak)为1.5 h,峰浓度(Cmax)为37.172μg/mL,吸收速率(Ka)为1.523 h-1,分布半衰期T1/2(Ka)为0.455 h,滞后时间(TL)为0.02 h,消除半衰期T1/2(Ke)为16.712 h;在半效应室内,EC50为14.28 h;PK-PD同步模型参数AUC0~24 h/MIC血清为32.41 h,Cmax/MIC血清为23.23。通过抑制效应SigmoidEmax模型,得到8.61~46.20 mg/kg为临床使用甲砜霉素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给药剂量。建议在水产动物中,用甲砜霉素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败血症的最佳给药方案为:以46.20 mg/kg的剂量对发病鲫鱼进行拌饵投喂或口灌给药进行治疗,以8.61 mg/kg的剂量对鲫鱼进行拌饵投喂来预防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