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凤蝶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蒲正宇[1] 史军义[1] 姚俊[1] 李贵兴 

机构地区:[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蝴蝶研究与发展中心,云南昆明650224 [2]云南中林生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6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6期202-203,共2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林业局科技项目[编号:(2010)12号]

摘  要:燕凤蝶生物学特性观察表明,燕凤蝶一年发生3~4代,成虫最早于4月下旬发生。成虫吸水访花,喜访鬼针草花采蜜,寄主植物为青藤。在对燕凤蝶的生物学特性和青藤培育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实现了对燕凤蝶规模化人工循环养殖。燕凤蝶成虫饲养于成虫繁殖园,园内放置青藤供雌蝶产卵;着卵植株移至孵化室,于室内孵化;1~3龄幼虫在寄主植物园内用70目的尼龙袋饲养,4~5龄幼虫饲养于幼虫饲养室,直至挂蛹;留为种源的蛹移至羽化室内羽化,供应市场的蛹包装于塑料筐内运输。

关 键 词:燕凤蝶 生物学特性 人工养殖 

分 类 号:Q965[生物学—昆虫学] S185[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