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经学说与辨证理论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志强[1] 杜鹃[2] 孙仕润[3] 

机构地区:[1]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100 [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3]即墨市中医医院,山东即墨266200

出  处:《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第6期544-546,共3页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归经学说萌芽于《黄帝内经》,至寇宗奭《本草衍义》首提"归经"的概念,张元素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归经学说,归经学说至此完善成熟。归经学说的形成与脏腑辨证密不可分,脏腑辨证的思想也是源于《内经》,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中藏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发展,张元素将脏腑辨证归纳整理,形成体系。脏腑辨证理论的完善促进归经学说形成,归经学说是脏腑辨证理论在中药临床中的体现。

关 键 词:归经学说 药性 辨证理论 

分 类 号:R241.5[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R241.6[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