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类书的目录学演变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全波[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兰州730020

出  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6期32-37,共6页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基  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1YJC870016);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LZUJBWZY036)阶段性成果

摘  要:开元时代,《古今书录》编纂之时,类书从"杂家"之末独立,并以"事类"之名在子部中单立门户,类书的官方地位、学术地位皆获得较大提升;唐宋以来,类书发展迅猛,数量众多,卷帙浩繁;清末以来,西学东渐,邓嗣禹之类书十分法广为学界接受,但分类过多,取材太泛,致使义界不明,而刘咸炘之类书五分法更为精准,更适应类书研究的发展需要。

关 键 词:类书 目录学 演变 

分 类 号:G257[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256.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