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地位获得的社会关系类型——林南异质性关系理论效度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娜[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105-109,共5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0811215)

摘  要:社会关系网络是促进社会流动的重要手段。林南作为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异质性关系理论,认为建立在工具性行动基础上的异质性关系是促成社会流动的最关键因素。本文在深度挖掘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地位获得的关系类型进行了分析。与林南的异质性关系主张相反,本文指出,异质性关系不一定建立在工具性行动的基础上,而是往往存在于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情感联系的人们中间。对于其他群体而言,由于建立异质性关系的难度较大,利用它们的可能性并不高。从这一点上看,作为信息和资源流动主要渠道的同质性关系,更有可能是人们最主要的物质和情感支持来源。

关 键 词:社会关系网络 社会流动 同质性关系 异质性关系 

分 类 号:C912.3[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