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 [2]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3]哈佛大学定量社会科学研究院 [4]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 [5]北京大学政府学院
出 处:《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2期60-75,共16页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摘 要:过去20余年国际学者关于互联网使用和政治行为关系研究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乐观主义者认为互联网对政治行为正面影响体现在提升政治知识传播水平,降低获取政治知识成本,增进公民政治效能感等方面;而怀疑主义者称其存在信息鸿沟,人际信任等负面影响。进一步探索则发现观点差异背后有不同研究路径和方法支撑,即源自技术决定主义的替换工具视角、源自社会结构主义的补充工具视角和比较历史视角等。上述理论研究中的差异提供多角度解读相关社会现实的窗口,但依然缺乏对此议题严谨的中国实证佐证。通过采取全国性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表明:不同类型传播媒介对中国公众不同类型的政治行为有着差异化影响,其中互联网对促进公众参与相应政治行为影响较为有限,文章对这一结果进行初步探讨,同时也指出其解释力、理论局限及未来改进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6.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