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种植农户IPM技术采纳的农药成本节约和粮食增产效果分析  被引量:2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连阁[1] 蔡书凯[2]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出  处:《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5期78-87,共10页Chinese Rural Economy

基  金: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水环境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政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0873108);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农村水环境管理机制设计";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资源环境税收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9AZD043)的资助

摘  要:基于安徽省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本文定量分析了晚稻种植IPM技术对农户农药施用成本和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病虫害防治方式相比,化学防治型IPM技术和物理防治型IPM技术显著降低了农户农药施用成本,化学防治型IPM技术和生物防治型IPM技术则显著提高了农户水稻产量。但是,出于担忧产量损失风险,以及病虫害信息获取困难和经济激励机制缺失,在所调查的287个晚稻种植户中,只有188个农户采纳了IPM技术,99个农户未采纳任何IPM技术。为了更好地发挥IPM技术的农药成本节约和增产效果,必须通过政府政策创新和经济激励机制,诱导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在实现农业生产成本节约和产量增长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目标。

关 键 词:IPM技术 农药 成本节约 粮食产量 

分 类 号:F061.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