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己的环境中,主体何为——再论丁玲小说《在医院中》、《杜晚香》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玲[1] 

机构地区:[1]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13年第7期61-70,共10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建构问题"(批准号:07BZW05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批准号:05JZD00030)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丁玲的短篇小说《在医院中》陆萍最终离开医院的结局,一般被阐释为"狂人"被"治愈"、知识分子被同化。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把执著于启蒙事业与保存知识分子主体性这两个不完全重合的问题简单地等同起来,从而在文本内涵的理解上出现偏差,也在当知识分子处于艰苦的环境中应当何为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显得武断。实际上,在异己的环境中,主体为保存自我的心理力量选择把启蒙问题暂时悬置,并不必然意味着放弃启蒙价值观、放弃自我主体性。本文根据这一立场对《在医院中》、《杜晚香》等作品做出重新阐释,并总结丁玲创作执著探问主体内在精神的思想走向。

关 键 词:丁玲 《在医院中》 《杜晚香》 启蒙革命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