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610500
出 处:《内江科技》2013年第6期76-77,共2页
摘 要:四川盆地南部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缝洞型岩溶储层的形成是不同期次的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应用钻井、测井、岩心资料,结合盆地发展演化阶段的不同,对川南地区埋藏溶蚀作用特征、溶蚀期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埋藏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研究表明该区下二叠统埋藏溶蚀作用大致可以分出五期:第一期为茅口组末期由东吴运动引起的溶蚀作用;第二期为龙潭组沉积时因峨眉山地裂运动引起的热液溶蚀作用;第三期为印支末期与志留系烃源岩成熟产生的有机酸有关的溶蚀作用;第四期为燕山运动引起的构造破裂与埋藏溶蚀作用;第五期为喜山运动引起的构造破裂与埋藏溶蚀作用。多期次的埋藏溶蚀作用在局部范围内增加了原储集体的储集和渗透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