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忠强[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历史系,上海200444
出 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45-151,共7页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危机中的繁荣:1299~1933年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研究>(批准号:09YJA770040)
摘 要:慈善事业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属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慈善经费是决定慈善组织规模、影响、长久的关键因素。慈善组织的经费问题,是研究慈善事业时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中国救济妇孺会作为民国时期沪上重要的慈善组织,有着比较成熟、系统的经费筹措机制,这也为其自身的发展和延续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然而,由于救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费支出日益增多,其救济事业也随之陷入困境。中国救济妇孺会的经费情况,在整个民国时期沪上慈善事业中具有典型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