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维达[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真菌科,江苏南京210042
出 处:《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3年第3期145-146,共2页Journal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 on Dermato-venereology
摘 要:自然界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孢子和菌丝细节的微小真菌大约有10万种,但迄今已报告可引起人类致病的不过400种;其中所谓常见致病真菌仅有20-30种左右,可即便是如此少量的医学真菌却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严重的医学问题。人群中浅部真菌病的发病如此广泛,深部真菌感染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真正掌握医学真菌又能熟练驾驭诊治难题的临床医生极为匮乏。笔者以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的医学真菌分类体系和教学方案的复杂和纷乱,让临床医生们望而却步,以真菌太难太复杂为由而不愿从事其相关研究甚至不喜欢学习真菌相关的基础知识,结果导致临床上出现太多由于医生诊治水平低下而造成的误诊误治。近期,笔者经深入思考,提出一个将所有医学真菌按与人类关系的远近分为三大类的新分类方法,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特别是临床医生的关注,以期为推动临床真菌病学的进一步发展做点贡献。
分 类 号:R379.9[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