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世文[1,2]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武汉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 处:《当代传播》2013年第3期37-41,共5页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转型背景下新媒体事件研究"成果;编号:12JJD860007;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事件中多元行动者的参与行为及其规范研究"成果;编号:13YJC860034;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公权滥用诱致型网络事件中行动者的行为及其规范研究"成果;编号:2013M53173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之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性媒体创新研究"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争议性事件中膨胀的公众书写和新闻专业主义实践及其相互关系,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将"邓玉娇事件"作为案例,运用框架建构和话语实践的理论视角研究发现:公众书写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热衷于使用道德评价框架,以提供观点为主,价值框架突出,道德话语实践倾向明显;报纸在事件爆发期和蔓延期,主要采取事实认定框架和事件解决框架,运用推演事实和进行社会改革的框架视角,追问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呼吁进行社会改革,偏向"公众一方",而在事件解决期则偏向"政府一方",和政府有关部门保持一致。公众书写和专业媒体报道呼吁、重申和强调社会价值观,是达至社会共识和重新整合社会的重要过程。公众书写创造的"业余主义书写范式"存在促动和发展"专业主义书写范式"的可能,需要不断推动公众理性参与事件,促使专业媒体平衡报道事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