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志华[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13年第6期30-35,共6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美’的观念的生成;演变及意义"(11YJC751053);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项目"现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现代文学的变迁"(SWU1209103)
摘 要:一些较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因对新文学早期文献缺乏历史还原与细读,从字面理解误认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所言的是文学"改良",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所言的才是文学"革命",并以此断定胡适改良主义之不彻底,肯定陈独秀首举文学"革命"大旗之功。(1)其实,二者的主张皆为文学"改良",仅仅是表述不同而已。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重写"的文学史还原这一历史场景,注意到胡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