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国祥[1,2,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法学院 [2]南京大学经济刑法研究所 [3]江苏省刑法学研究会
出 处:《江海学刊》2013年第4期133-137,共5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研究"(项目号:11YJA82006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腐败定罪的"零容忍"是现阶段回应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的一种代表性思考方向。形式上,定罪的"零容忍"细密了法网,大有一网打尽之势,也契合了大多数人的反腐败期待。然而,如果严格执法的基础匮乏,则"零容忍"的论证逻辑无论多么严密,在实践中终将成为过犹不及的一句空话。对腐败的"零容忍"并不等于定罪上也要一律"零容忍","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也不等于腐败行为都一律定罪。现阶段腐败行为的构罪模式固然有修正的必要,但当下的中国国情,无论是立法的设罪模式,还是具体的司法实践,乃至社会的文化根基,都无法支持腐败定罪"零容忍"之诉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3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