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对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途径的认识——马克思提出的重要命题的启示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玉君[1]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116081

出  处:《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第3期23-31,共9页Historiography Bimonthl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1CFX011);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批准号:W201105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提出一个重要命题:"野蛮的征服者,按照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们所征服的臣民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在民族间的接触中,文化同化比军事征服本质上更强大。这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不仅适用于印度历史和西方历史,也适用于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民族关系史贯穿始终,多民族统一和融合是必然的历史趋势。各民族间虽然也有过摩擦和战争,更多、更主要的则是友好和交流,最终形成了今天56个民族交错杂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现状。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一直起着向心力和精神纽带的作用。战争和友好相处使得民族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中原文化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前进方向,在不同层面上促进了多民族的统一和融合。深入理解马克思的论断有助于推进我们对民族融合的认识:军事征服是暂时的和表面的,客观上对民族融合也有积极作用;文化的影响才是长远的和深层的,决定着民族融合的趋势和走向。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 军事征服 文化认同 民族融合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A811[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