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政治的变奏--1949--1976年广东油画创作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向兵[1] 刘颖悟[2] 

机构地区:[1]深圳大学美术系副教授 [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出  处:《艺术评论》2013年第8期122-125,共4页Arts Criticism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949-1976年期间新中国时期广东油画创作状况研究》(编号09GR-01,2010年)的研究成果

摘  要: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性问题的论述,已成为各个领域讨论中国问题的热点,就艺术视角来说,政治现代性的兴起、发展与成熟而导致的不同艺术形态的生成,具有更加突出的研究意义。在中国,“现代性话题应是全面质疑现代世界体系的方式,也是全面反思当代中国现代化或现代性发展道路的时机,这种质疑和反思应当具有批判、否定和建构、建设的双重身份。”从艺术自身的逻辑本性上看,我们的研究需要特别注意到“中国经验”的真正意义,它不仅意味着一种姿态或立场,还是借以表述自身的一种方式。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在政治上与文化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中不乏民族国家的建构及从传统的断裂到现代的转型意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是复杂的,有时政治就是艺术或政治可以展示为艺术。艺术的现代性发轫往往与新型的社会结构、文化形态和思想意识的变化相关联。就此而言,1949—1976年广东油画的发展,其过程恰恰是与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造和建设同步展开的。那么,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实践经验,其意识形态的表述,“地域性”特质的构建也可谓是新中国政治与文化实践典型话语模式,也可成为今天我们反思“中国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

关 键 词:政治现代性 艺术视角 创作研究 油画 广东 “中国问题” 现代性问题 变奏 

分 类 号:J213[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