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华倩[1,2]
机构地区:[1]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7期127-134,共8页Study and Practi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讨论与战略调整"(编号11CGJ018)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中国梦"的提出再次唤醒中国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向往和信念,同时引发全世界的持续性关注。"中国梦"符合当代世界话语体系,其价值内涵容易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中国梦"的价值提炼在于我们已主动融入现代文化潮流,并使用自己的语言来阐释中华民族对未来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景。环顾世界,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也曾提出过自身独特的理念和梦想。本文从"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对比入手,分析两国梦想提出的时机、背景和对各自国家国民价值实现的肯定。"中国梦"的终极目标是"世界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不会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形成所谓的"威胁",而将会给世界永久和平与发展带来福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