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世纪自画像中艺术家形象的转变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晓昕[1] 

机构地区:[1]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美术观察》2013年第8期121-125,共5页Art Observ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方文艺复兴美术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1YJA760033

摘  要:西方在中世纪曾将绘画及雕塑排斥在自由七艺之外,将其视为使用机械技艺的职业,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以后,艺术家们积极寻求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职业价值。他们在自画像中刻意塑造了自身新的精神形象。早期艺术家自画像中的新形象开始突出了艺术家忧郁气质,后来又转向对自身优雅形象的塑造。本期孙晓昕的文章梳理了文艺复兴盛期艺术家自画像这种艺术形式,从形式到内容的发展过程,读来饶有趣味。

关 键 词:精神形象 艺术家 自画像 16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 职业价值 社会地位 忧郁气质 

分 类 号:J209.1[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