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胡适的“历史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根友[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49-54,共6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胡适"历史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典籍的特殊视野,实际上是清代中叶章学诚"六经皆史"命题的现代表达。在此视野下他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研究方法,即扩大研究的范围、注意系统的整理以及博采参考比较的资料。其"系统整理"包括"索引式的整理"、结账式的整理与专史式的整理三种方法。二是在"中国文化史"的大历史视野下提出了古典知识分类研究的新知识谱系:民族史;语言文字史;经济史;政治史;国际交通史;思想学术史;宗教史;文艺史;风俗史;制度史等。三是"疑古"思想及其对历史材料进行审查的五种方法:考察"史事"、"文字"、"文体"与"思想",寻找"旁证"。胡适的"历史观"对于现代科学的历史学的出现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

关 键 词:胡适 历史的眼光 整理国故 疑古思想 古史材料审查法 

分 类 号:K203[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