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源源[1]
出 处:《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80-84,共5页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明清吴语方言字考释与研究"(12YJC740009);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明清吴语方言字研究"(10CGZY05YBQ)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吴语小说《何典》记录了丰富的方言词汇,这些方言词汇多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字来书写,如"刋"、"挜"、"畔"等方言字。现今《何典》注本和词典对这些方言字的注解不够确切,如将"刋"写作"刊",标注其读音为kān,把"挜"误作"桠"字来解释,没有注意到"畔"表示"躲藏"的意思有多种写法等。其实,"刋"是个方言字,意思是"削","挜"的意思是"强行给予","畔"在文献中有"叛"、"盘"、"伴"、"拌"等写法。据此可见,方言字的准确识读是正确训释方言词的基础,也是对方言著作进行准确校注的基础。方言字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一方面可以将方言文献中同一个方言词的不同写法沟通起来,另一方面可为现代汉语方言用字的规范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3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