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虎[1] 冉勇康[1] 李彦宝[1] 陈立春[1]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7期1106-1114,共9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08080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4CB418401)资助
摘 要:古地震研究的主要技术途径是通过探槽开挖揭露大地震的地表变形遗迹,好的探槽开挖地点选择,是完整的揭露古地震记录、获取测年样品的基本保证.本文通过三维探槽开挖,揭露了则木河断裂大箐梁子地点小型三角状拉分盆地空间结构,探讨了古地震地表破裂与盆地发育过程的响应关系和古地震识别模式.该拉分盆地沉积边界受断层的控制,伴随着不同期次的古地震事件,发育相对应的一系列的充填楔体,地层沉积单元也呈现出北薄南厚的堆积特征,表明盆地发育过程是一个由多次古地震同震拉张变形条件下连续的地层堆积响应过程.小型拉分盆地是活动走滑断层探槽开挖选址和古地震研究的良好场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