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帅燕华[1] 张水昌[1] 高阳[2] 卢鸿[3] 陈建平[1] 米敬奎[1] 刘金钟[3] 胡国艺[1]
机构地区:[1]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2]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东营257015 [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7期1149-1155,共7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303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级项目(编号:2012Y-011);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基础研发项目(编号:2011B-0601)资助
摘 要:致密砂岩储层中蕴含的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且在煤系地层中普遍分布,对储层致密化机制的认识关系到这类油气资源的有效勘探和开发.本文通过恢复煤系有机质在生物化学作用阶段和热成熟阶段的生气过程,发现煤系有机质在生气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CO2,其体积可达烃类气的50%~70%,远远超过现今煤系成因天然气藏中的CO2含量(0~5%).通过地质实例分析,发现缺失的气态CO2相当一部分以固态碳酸盐形式在储层孔隙中沉淀下来.据估算,理想条件下1m3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通过微生物和热力作用产生的CO2,若完全转化为碳酸盐胶结物,体积高达0.32m3,由此可见,该过程对煤系砂岩储层致密化起重要作用.由于煤生成烃类气和CO2的动力学过程具有不同步性,在弱成岩阶段和高过成熟阶段存在两期CO2规模产气期,与多期烃类气规模产气有所区别.研究指出,通过对具体地区致密储层天然气性质分析,可确定烃类气充注时间和CO2关键生成期匹配性,从而确定致密储层烃类充注和成藏机制,这对于确定致密储层充注机制与模式具有科学和实际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储层致密化过程是有机-无机、水-岩-烃复杂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本文仅指出该过程的重要性,CO2与地层水离子结合转化为自生矿物的时空关系尚待深化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