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用“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指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庞连晶[1] 符思[2]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100029 [2]中日友好医院中医消化科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13年第6期435-437,共3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历代医家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由人体代谢的紊乱、失调及生物氧化、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多种因素形成痰与瘀,痰瘀交阻所致,治疗多从痰瘀入手,病位主要在肝脾肾,而"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为治疗NAFLD提供新的思路,肠腑通畅,魄门启闭有常,清升浊降,以使各脏腑的气机升降达到平衡、协调。遂从理论渊源及现代研究入手,剖析符思教授根据"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应朱丹溪"倒仓法"之意,应用化浊祛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关 键 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与大肠相通 临床经验 化浊祛瘀方 

分 类 号:R256.4[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