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宪草》失败原因的重新定位——以民国政治社会化为视角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朋[1] 徐梓捷[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  处:《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3年第1期5-8,共4页Modern Women

摘  要:《天坛宪草》作为一种法律文化现象,在中国制宪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宪法学界对它的关注程度却难尽如人意,对于《天坛宪草》失败的主要原因以往持有"袁世凯个人干预"、"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政治人物的政治精神守旧"以及"政治权术不成熟"等几种观点。本文通过对其在何种意义上失败的分析以及对传统观点的反思与评价,结合民国初期政治社会化的历史现实,重新对《天坛宪草》失败的主要原因予以定位。

关 键 词:天坛宪草 原因定位 政治社会化 民国社会 

分 类 号:DF01[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