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良才[1]
机构地区:[1]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广东湛江524025
出 处:《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3年第6期6-9,共4页Modern Women
基 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国际法学建设项目成果
摘 要:本·拉登之死象征着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反恐斗争的阶段性胜利,但是基地组织成员及关联恐怖集团并未终结对美国目标的袭击计划。只要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还在,恐怖分子就不会消亡。令人堪忧的是,美国十年来的反恐战略、手段与措施较之此前极大地挑战,甚至突破了既有国际政治框架和国际法律秩序所能够容忍的限度。美国政府扩张武装冲突的外延、新设全球反恐战争概念、避开平时刑法试图选择适用武装冲突法以获得更多的战时特权、以所谓的预期性自卫为根据动辄对弱小的主权国家发动战争、使用无人战斗机不计后果地轰炸恐怖分子可能的藏身之所导致大量无辜平民伤亡。恐怖主义是人类生存的公敌。但是,选择适用武装冲突法,进而采取军事手段"以暴制暴"无助于最恰当和最有效地惩治恐怖分子。美国政府在巩固既有反恐成果的同时应当积极反思其错误地适用反恐法律所导致的消极后果。中国同样是恐怖主义的受害国。我们应当在批判美国反恐实践的基础上构建起合理的反恐法律选择与适用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