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捐赠者信任受损的内涵及其决定因素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侯俊东[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99-105,共7页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非营利组织中个人捐赠者信任受损动态过程;作用机制及其仿真"(7120205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地质灾害应急决策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联动嵌入机制研究"(11YJC63006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个人捐赠者对非营利组织信任受损动态演化机制"(2012M511621)

摘  要:个人捐赠者已成为非营利组织获取生存资源的主要来源,而负面或危机事件的出现与扩散,导致个人捐赠者对慈善事业的信任状态受到损害。本研究依托风险社会时代背景,选择信任受损随时间变化的研究视角,运用逻辑演绎方式将个人捐赠者信任受损分为静态与动态,并进行了操作化界定。进而基于信任受损发生主体互动的角度,确定并解释了决定个人捐赠者信任受损水平的关键要素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非营利组织层面,包括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及修复能力;二是个人捐赠者层面,包括认知偏好能力、情绪反应能力及意志修复能力,这对于有效修复信任受损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 键 词:信任受损 个人捐赠者 非营利组织 慈善组织 

分 类 号:D632.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