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绍安[1] 易先达[1] 魏新军[1] 贺喜顺[1] 李智浩[1] 彭高峰[1]
机构地区:[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漯河462300
出 处:《中医正骨》2013年第7期43-45,共3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再次内固定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内固定失败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4月,采用再次内固定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失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60~91岁,中位数78岁;左侧6例,右侧11例。Evans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5例、Ⅳ型5例、Ⅴ型1例。初次手术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7例、动力髁螺钉内固定2例、骨圆针内固定1例、Gamma钉内固定2例、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3例。初次内固定失败类型包括螺钉切割5例、螺钉断裂6例、髋内翻3例、骨折畸形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1例。合并骨质疏松症16例、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3例、呼吸系统疾病3例。初次手术至翻修手术时间6~38周,中位数16周。观察翻修术后患者失血、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7例,术后前3天血红蛋白下降明显11例,输红细胞2~6个单位,中位数2.5个单位;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3个月,中位数9个月。行再次内固定术12例,其中动力髁螺旋刀片系统固定1例、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固定2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9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中位数6个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5例,髋关节功能均恢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18~39分(中位数31分)提高至69~94分(中位数89分)。无螺钉切割、松动、断裂及髋内翻、骨量丢失、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和骨质破坏情况,采用再次内固定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方法治疗内固定失败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髋关节功能,疗效满意,安全可靠。但翻修手术创伤较大,应完善各项检查,请相关科室会诊,待患者全身情况允许后才可进行手术,且术后应密切监测血红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