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冲[1]
出 处:《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第14期1853-1854,共2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摘 要:目的评价分离培养法与涂片镜检法在诊断女性淋球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该院性病门诊或住院病房疑似诊断为淋球菌感染的女性患者360例,患者大多具有淋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刺痒和烧灼感等症状,体检检查发现宫颈红肿、糜烂、脓性白带、口腔、直肠肛门及其他局部病灶等。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及数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360例疑是淋球菌感染患者,用涂片染色法检测阳性289例(80.3%),阴性71例(19.7%);用分离培养法检测阳性275例(76.4%),阴性85例(23.6%),总的淋球菌感染者应用涂片染色法及分离培养法检测,两者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P=0.12>0.05);其中疑是泌尿生殖道感染264例中,涂片染色法检测阳性216例(81.8%),阴性48例(18.2%);用分离培养法检测阳性204例(77.3%),阴性60例(22.7%);两者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P=1.18>0.05);疑是口腔感染45例中,涂片染色法检测阳性28例(62.2%),阴性17例(37.8%);用分离培养法检测阳性21例(46.7%),阴性24例(53.3%),两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P=0.005<0.05);肛门直肠感染及其他局部病灶等51例中,涂片染色法检测阳性42例(82.4%),阴性9例(17.6%);用分离培养法检测阳性32例(62.7%),阴性19例(37.3%),两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0.02<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相互结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诊断正确性,降低假阴性、假阳性等,提高淋病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对淋球茵感染的实验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 类 号:R759.2[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