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国际安全战略中的“系统效应”——以中苏同盟破裂的多重影响为例  被引量:12

Understanding System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The Impact of Sino-Soviet Split on East Asi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世平[1] 王凯[1] 杨珊[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  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8期4-20,156,共17页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际战略的分析框架与分析工具研究"(项目号:12BZZ05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历史中的战略行为: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比较"(项目号:11JJD810017)的支持

摘  要:国家处于一个复杂的国际系统内,因此,理解系统的特点对于国家战略的制定至关重要。罗伯特·杰维斯首先提出了"系统效应"的概念并指出它对战略行为的巨大影响力,但是学界目前尚未提供一个分析系统效应的基本框架,从而导致对系统效应的考察和运用依然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为了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作者主张将系统效应分为四个维度:系统内的变化将会导致由"直接/间接、意图性/非意图性、立即/延迟和发生了的/未发生的效应"构成的四组系统效应,而这四组效应又可以进一步组合成九种类型。以中苏同盟的破裂作为案例,作者证明了这次中苏之间的战略互动确实导致了多重系统效应,其中属于间接、非意图性、延迟或未发生的维度的效应在数量上更为可观。这些系统效应不仅以各种方式影响了此后中国的对外安全战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东亚国际关系的走向。通过强调系统效应的重要性、提出并验证系统效应的分析框架以及总结应用该框架来优化战略评估的方法,作者希望系统效应的思维能够受到学界和战略界的重视。The exist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requires strategic actor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behaviors in a systematic manner.Robert Jervis coined the term system effects in IR,but he did not provide a necessary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m.To take a step forward,we decompose system effects into four dimensions(direct/indirect,intentional/unintentional,immediate /delayed,event/non-event)and regroup them into nine combinations.The impact of Sino-Soviet split in the late 1950s on East Asia illustrates the powerful existence of multi-faceted system effects.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ystem effects and the adoption of our analytical framework could benefit strategic assessment and policy-making process.

关 键 词:系统效应 中苏分裂 战略分析 中国对外战略 东亚安全 

分 类 号:D829[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