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的理论渊源与临证应用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大胜[1] 韩学杰[1]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出  处:《中国中医急症》2013年第8期1345-1347,共3页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传承"项目(CM2012202);中国中医科学院第7批自主选题: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评价路径研究(Z0260)

摘  要: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是中医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望诊又居"四诊"之首,在中医诊断中占最重要的地位。最早《难经.六十一难》中说的"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意思是强调熟练地掌握望诊在临床辨证上的重要性[1]。清代名医林之翰在《四诊抉微.凡例》中亦言"四诊为岐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2]。由此可见望诊在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性。本文从望诊在中医学中的发展历程、

关 键 词:中医望诊 发展历程 特色 优势 

分 类 号:R241.2[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