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驰骋[1]
出 处:《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8期73-81,共9页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2011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重点研究课题"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组织治理"(项目编号CLS[2011]B10)的部分成果
摘 要:私主体在干预行政信息搜集任务中可以占有一席之地,其活动界限应由具体行政内容决定,并且应该采用功能民营化建构之路。与给付行政中的信息搜集相比,干预行政中的信息搜集活动在信息内容、信息提供者裁量空间、准据法等方面有特点,并反映了社会与国家二元关系的新变迁。主动与否可以作为划分主体行为模式的基本方法,其中主动参与信息搜集基本等同于内心决断行为与利益诱导与轻微外力驱使,非主动参与信息搜集基本等同于履责行为,且行政主体应该补偿因信息提供活动而生的合理成本。构造公私协力的信息流动模式不仅有利于行政目标的达成,也是一种具备法经济主义特点的合理选择。
关 键 词:私主体 干预行政 信息搜集 公私协力 法经济主义
分 类 号:DF3[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