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复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永[1] 郭啸鸣[1] 李胜利[1] 朱向阳[1] 董政协[1] 黄怀宇[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26001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第15期2509-2511,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评估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发的特点及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BPPV的诊断依据体位变动诱发短暂眩晕的临床特点结合变位试验。根据受累半规管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管石复位法(CRP)治疗。对治愈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如出现特征性短暂发作性眩晕且变位试验阳性则认为复发。观察复发的特点.计算复发率,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20例BPPV患者.随访1-42个月,平均(13.1±10.7)个月。复发率为20.9%(46/220),65.2%(30/46)的首次复发发生在6个月内。首次复发的部位累及相同半规管的有15例(32.6%),累及同侧不同半规管的有21例(45.7%),累及对侧或两侧的有10例(2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天数(OR1.032,95%CI 1.009-1.055.P=0.006)、CRP次数(OR1.587,95%CI 1.104-2.279,P=0.013)和外伤史(OR3.687,95%CI 1.196-11.363.P=0.023)是影响BPPV复发的因素。病程〉3d较病程≤3d(OR2.791,95%CI 1.215-6.410,P=0.016).病程〉7d较病程≤7d(OR3.834,95%CI 1.801-8.158,P〈0.001)的患者均更易复发。结论:BPPV患者在CRP治愈后复发率较高。大部分复发累及同侧不同半规管和对侧,对于复发的患者必须反复仔细行变位试验检查两侧的各个半规管。及早诊断并给予有效的CRP治疗可能有利于减少BPPV复发。

关 键 词:眩晕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法 预后 复发 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764[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