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亚太传统医药》2013年第7期114-115,共2页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肝肾同源"理论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WitC 0.1g,VitBco2#,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慢肝宁胶囊,3次/d,4粒/次,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时均不加用降酶、抗病毒药物。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相比,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在慢性肝炎活动期,舌象最常见的是红色,其次是暗红,而舌光无苔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后,这些病理均转为正常;舌苔最常见的是白腻,随着治疗也会消失;治疗组的复常率ALT与AST分别为52.00%、38.00%;对照组分别为24.00%、2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下降均值,其差异显著(P<0.01);两组在治疗后,其复常率分别为52.00%、46.00%,下降值与复常率相比,其差异明显(P<0.05);50例治疗组中,32例基本全愈(64.00%),12例有效(24.00%),6例无效(12.00%)。50例对照组中,7例基本全愈(14.00%),12例有效(24.00%),31例无效(62.00%)。较之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疗效较优,其两组间的差异显著(P<0.01)。结论:肝肾同源在治疗慢性肝病时,不仅可以使肝功能的免疫调控有效改善,而且也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分 类 号:R256.4[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