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志勇[1,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文系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 处:《民族艺术》2013年第4期121-126,共6页National Art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间演剧与戏神信仰研究>(10YJC751010)阶段成果
摘 要:中国戏神的生成主要有艺术始祖神、道佛宗教神、俗世保护神、戏曲行当神四种类型。造神的目的性、模式和神性定位都折射出伶人群体的群体心态。不仅如此,在戏神信仰的历程中,伶人也将集体价值标准、伦理判断和审美取向灌注于戏神形象、祭祀仪式和群体行为中,集中表现为群体性的崇祖观念、寻祖心态和赎罪心理。一定意义上,戏神信仰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伶人的精神生活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