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丽侠[1] 谢静[1] 李太生[1] 

机构地区:[1]北京协和医学院感染科,中国医学科学院100730

出  处:《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年第7期438-44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08ZX10001-006)

摘  要: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广泛应用以来,HIV-1感染者的期望寿命显著延长,随之而来的非艾滋病并发症逐渐增多,其中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HIV-1感染者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但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除具有-般人群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外,HIV-1感染者还有其自身特点,如抗病毒药物也可能干扰骨代谢,使HIV-1感染者的骨密度发生变化。现就HIV-1感染者骨质疏松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介绍如下。

关 键 词:HIV-1感染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并发症 骨量减少 普通人群 

分 类 号:R580[医药卫生—内分泌]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