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赎罪》的文学题材溯源——从互文性角度解读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吉明[1] 

机构地区:[1]安徽建筑大学外语系,合肥230601

出  处:《江淮论坛》2013年第4期177-181,192,共6页Jiang-huai Tribune

基  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的‘互文性’研究"(2011sk308)

摘  要:互文性理论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新概念。总体说来,理论家们一致认为在互文性理论下,任何文本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任何文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互文本。因此,读者对某一文本的解读就不再限于单一文本,而是可以借助其他文本或资料作为参考,利用自己的知识背景建立起一张互文之网来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在其长篇代表作《赎罪》中大量运用了互文性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释了主人公从"犯罪"到"赎罪"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历程,蕴含了作者对人性、对伦理道德的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也极大丰富了这部现实主义批判小说的审美价值与思想蕴含。

关 键 词:《赎罪》 互文性 文本 

分 类 号:I106.4[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