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武艳敏[1,2]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郑州大学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
出 处:《史学月刊》2013年第7期72-76,共5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救灾机制研究"(11BZS062);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救灾机制研究"(2010BLS0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抗战前十年国民政府治下灾荒连年,待赈灾民众多,但救灾资款却杯水车薪,捉襟见肘。灾多款微背景下救灾资金的分配显得非常重要。从条文规章看,无论政府和社会慈善团体,往往以灾情大小、轻重缓急作为赈款分配标准,但实际上,标准既不易操作,又掺杂了许多人为因素,使得赈款分配并非完全公平。救灾资金分配不公大致与人情、地域、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这一阶段救灾资金分配呈现出如下特征:救灾资金总量明显不足;分配基本按照公平优先、力求普及原则;分配过程中宣传和人际关系因素对分配比例影响程度加大;分配实践缺乏具体可操作规程,存在主观随意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