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皮肤科,浙江省杭州310022
出 处:《中国基层医药》2013年第19期2985-298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
摘 要:目的 探讨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术用于面部轮廓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面部整形患者采用耳后切口利用颌面微动力系统行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术及部分下颌骨外板磨削术,比较治疗前后口腔系统功能状况的改变,以期揭示此术式是否会对患者的口腔生理功能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结果 22例患者中21例切口愈合良好,面部外形得到改善,轮廓匀称,双侧对称;1例术后一侧出现血肿,经治疗后两侧对称.22例患者经过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后1周、1个月及2个月的最大咬合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21、4.35、6.01、3.68、3.12、3.05、3.21、3.65、3.08,均P<0.05),最大开口度和前伸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4.21、3.68、3.25、4.33、6.25、5.84,均P<0.05),但在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患者的最大咬合力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开口度和前伸度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患者中术中出血2例,1例术后第2天由于引流管侧孔脱出出现左侧下颌角区血肿,经重新加压包扎、应用止血药及局部冷敷后稳定;1例发生术后感染,并形成脓肿,经口内拆除部分切口缝线,引流出脓液,经庆大霉素冲洗治愈.结论 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应用于面部轮廓整形具有切口隐蔽,操作简单,效果较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2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