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玮[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0097
出 处:《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第6期4-12,19,共10页Luxun Research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11&ZD11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关于辛亥革命前期鲁迅的“从文”道路,相关史料研究和阐释已经十分详尽,但对其与当时政治文化环境之间关系的探究还较鲜见。如果不把鲁迅的“从文”道路仅仅看作是一个个体的职业选择,而是看作社会变动过程中“新文学家”产生方式的一个典型个案,将鲁迅寻找身份认同的过程看成是不断赋予“文学家”新的意义的过程,可以发现,鲁迅走向文学的“心理历程”典型地呈现当时社会变动过程中政治心理集结、分化的过程,它联结着辛亥革命前期社会变动和“新文学”最初的建构方式。由此通过对政治文化和鲁迅“从文”道路之间密切关系的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