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国英[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上海201102
出 处:《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第8期569-57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摘 要: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是指冠状动脉炎症性改变’,可导致其解剖形态异常,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狭窄或闭塞等;在未经治疗的川崎病病例中,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为18.6%~26.0%,冠状动脉瘤为3.1%~5.2%。另一方面,尽管在川崎病急性期采用阿司匹林口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的标准疗法,仍然有3.2%~12.1%的病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引。急性期形成的冠状动脉瘤尤其是小型和中型冠状动脉瘤,仅有32%~50%可在1~2年内消退;而中型或巨大冠状动脉瘤发生不久即可出现血栓性闭塞,发生率达16%,其中大多发生在起病2年内;5%~10%的冠状动脉病变可发展成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第一位的基础疾病,病死率为0.03%~1%。因此,加强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