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义平[1]
机构地区:[1]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出 处:《中州学刊》2013年第7期138-143,共6页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铁路与近代华北城市化进程研究:1881-1937>(11BZS047);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1324000410025);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近代交通体系重组与中原地区城镇格局变动关系探究>(2012GH051);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新式交通与近代华北社会转型关系研究>(2011BS020)
摘 要:近代中国内陆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交通是否便利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早在铁路兴建以前,豫北地区就已初步形成了按政治权利大小、行政级别及经济地位高低等确定等级和规模的城镇体系。铁路通行之后,豫北铁路沿线的交通优势日益凸显。豫北的城镇地位、城镇格局及城镇功能等因之也发生了显著变动,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重心也因此内聚至铁路沿线。可以说,近代豫北地区城镇的兴衰与豫北铁路干线的开辟及其变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