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毅坚[1]
出 处:《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9期126-137,共12页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9YJC82012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9G-01)的资助;"中山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培育项目"(项目编号:12000-3281901);2011年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文科青年教师培育项目(项目编号:1137109)的资助
摘 要:量刑是最终确定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必经阶段,追求量刑公正需要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双重保障。中国和美国在量刑规范问题上虽然经历不同,但都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对刑罚的量化是评估刑事责任的外在表现形式。量刑发展是一个不断专业化的过程,通过不同的技术设计可能实现既减小刑罚差异又实现个案公正的目标。美国的量刑改革历时弥久,与政策和司法实践互动颇多,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代表规范集中体现了改革的取向和成果。中国的量刑规范化改革虽处于发展的初期,也形成了规范文本,在融合理论和实践、平衡精致和可行等方面,可有比较地借鉴美国的经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1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