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翼电影”的题材选择和批判性的社会立场表达——以电影《钢的琴》为例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庆丰[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73-77,共5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2011C2-007)的研究成果

摘  要:2001年,电影《钢的琴》不仅获得业内人士的好评,而且也获得海内外多个奖项和比较理想的票房。从表面上看,影片对下岗(失业)工人生活的题材选择和批判性表达,是对1949年后大陆电影艺术真实功能缺失的修复,但如果观照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就会发现,影片具有1990年代后兴起的第六代导演代表作品即新左翼电影的基本属性。笔者认为,第六代导演的新左翼电影特征,即现实主义的题材选择、创作态度和社会批判立场,实际上源自对1930年代左翼电影精神的继承。本文以《钢的琴》为例,在讨论二者间承接关系的同时,也指出了早期左翼电影和新左翼电影在反主流表述层面相互叠加的表现形态。

关 键 词:左翼电影 新左翼电影 《钢的琴》 现实题材 第六代导演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